首页 资讯 正文

音乐节渐成青年文化消费新趋势——年轻的心,随音乐律动

体育正文 269 0

音乐节渐成青年文化消费新趋势——年轻的心,随音乐律动

音乐节渐成青年文化消费新趋势——年轻的心,随音乐律动

舞乐蝉歌(gē)乐团在音乐节上表演。记者 杨  迅摄 成都草莓(cǎoméi)音乐节现场。成都草莓音乐节组委会供图 安徽省芜湖市峨(é)山镇的繁昌人民体育公园(gōngyuán)内,人们在观看音乐节表演。 肖本祥摄(人民视觉) “长春哦啦音乐节”现场。长影集团(jítuán)供图 四川成都连续12年举办草莓(cǎoméi)音乐节 投入(tóurù)音乐的怀抱 感受纯粹与美好 舞台上,乐队与歌手轮番上场,将现场变成音乐的(de)海洋;舞台下,乐迷李慕涵和朋友们坐在草地(cǎodì)上,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。四川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,超5万名乐迷齐聚(qíjù)2025成都草莓音乐节,共赴一场(yīchǎng)欢乐的聚会,一起“跳进”音乐节的夏天。 这是李慕涵参加草莓(cǎoméi)音乐节的第九年。“音乐节总有(zǒngyǒu)意外的惊喜(jīngxǐ)。”李慕涵说,虽然平时工作忙,她还是会抽出时间去现场,“有一次遇到下雨,台下的观众淋着雨也舍不得(shěbùdé)走,一起跟着大合唱。我至今仍记得那种感觉。” 今年(jīnnián)是草莓音乐节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二个年头。扎根成都,草莓音乐节有何“密码(mìmǎ)”? “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音乐和演艺中心之一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(wénhuàdǐyùn),而且包容性强,无论是哪种类型(lèixíng)的音乐,在(zài)这里(zhèlǐ)都能找到适宜生长的土壤(tǔrǎng)。”草莓音乐节创始方、摩登天空营销中心总经理李鹏飞说,每一年音乐节都会加入新元素,为乐迷提供丰富多彩的新体验。“今年我们首次设置了内容体验区,与当地文化品牌合作,推出多种以(yǐ)本地文化为灵感的互动装置与沉浸式(shì)体验,让本地观众有归属感、外地乐迷有新奇感。” 乐趣“溢出”音乐节。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成都,“小票根”串联起“食、住(zhù)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全消费场景。以草莓音乐节为例,在演出(yǎnchū)(yǎnchū)举办的前2天至后2天期间,观众凭演出门票可免费参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(bówùguǎn)、青城山—都江堰景区等18个(gè)博物馆和景区。 “年轻人更愿意为情绪和体验买单。”在李鹏飞看来,如今的(de)音乐节已经不是单纯的演出活动,观众可以(kěyǐ)穿上彰显个性的服装,和朋友(péngyǒu)一起为喜爱的乐队和音乐欢呼,这种强调“个人体验”的消费模式,能够(nénggòu)更大限度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。 “音乐节上(shàng)个体与(yǔ)音乐的互动氛围,好像唤醒了我精神中的某个部分,大家一起投入音乐的怀抱,感受(gǎnshòu)那份纯粹与美好。”李慕涵说,明年还将继续与草莓音乐节的约定。 侗族大歌登上(dēngshàng)湖南岳阳洞庭渔火季湖畔音乐节 让世界听到(tīngdào)我们的声音 夜幕低垂,洞庭湖畔,月光(yuèguāng)与灯光交相辉映,歌声如泉水(quánshuǐ)清凉流淌。95后(hòu)主唱杨想妮和多名侗族姑娘组成的舞乐蝉歌乐团,登上2025岳阳洞庭渔火季湖畔音乐节的舞台,一曲融合侗族大歌与拉丁节奏(jiézòu)的《侗歌唱村超》点燃全场。 杨想妮(yángxiǎngnī)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(qiándōngnánmiáozúdòngzúzìzhìzhōu)榕江县。舞乐蝉歌乐团成员均为90后(hòu)甚至00后,她们致力于将古老的侗族大歌唱出“新声”。“我们发现侗族大歌加入现代律动后,变成了更适合跳舞(tiàowǔ)的音乐。”杨想妮说。 今年年初(jīnniánniánchū),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的片头曲发布,其中(qízhōng)侗族大歌空灵的吟唱惊艳网友。这(zhè)背后,是舞乐蝉歌乐团成员们的共同努力。此次参加洞庭渔火季(jì)湖畔音乐节,舞乐蝉歌乐团带来了《布谷》《蝉之歌》《踩堂歌》等无伴奏人声原生态民歌,以及新歌《更美的(měide)家乡》《侗歌唱村超》。 在杨想妮的家乡,“村超”名气不小。杨想妮说,“很多音乐人(rén)和我们一起完成《侗歌唱村超》,能把(bǎ)‘村超’和侗族大歌这两大IP结合(jiéhé)在一起,我感到很开心。” 跨界融合,是音乐节的(de)策划执行(zhíxíng)团队新乐府的设计重点:湖南花鼓戏演员和外国音乐家的合作惊艳四座,原生态民歌在(zài)电子乐中(lèzhōng)潺潺流淌……台下的年轻人随韵律摇摆,后台挤满了等待合影的乐迷,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成为引发青春共鸣的密码。 “这是我们首次参加大型户外音乐节(yīnyuèjié),观众的(de)热情超乎想象。”杨想妮说,从电影配乐到“村超”现场万人(wànrén)合唱,再到走上音乐节舞台,侗族大歌正以年轻的面貌走近更多人,这让乐团成员倍感自豪。 “侗族大歌历史悠久,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,我希望让(ràng)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。”杨想妮觉得,通过更(gèng)现代、更时尚的表达方式,民族音乐就(jiù)可能变成世界音乐,获得更多人的喜爱。 吉林“长春哦(ó)啦音乐节”策划团队成员乔紫涵—— 为一个(yígè)音乐节奔赴一座城 今年的“长春哦啦音乐节”虽已落下帷幕,但回想起(xiǎngqǐ)乐迷挥舞(huīwǔ)双手、随着音乐律动的场景,我仍感到激动。 包括(bāokuò)我在内,本次音乐节的策划团队成员大多为95后。如何策划好一场主要(zhǔyào)面向青年群体的音乐节?“换位思考”是我们的“法宝(fǎbǎo)”。在碰撞创意时,我们常会自问:这个想法是否有趣?能否吸引年轻人(niánqīngrén)?于是,很多有趣、新奇的想法就在交流中产生。 这是一个好听(hǎotīng)的音乐节。既有摇滚(yáogǔn),也有民谣,还有说唱等年轻人喜爱的音乐形式,乐迷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(xuǎnzé)不同的音乐体验。连续3天的演出,从黄昏时分到(dào)繁星满天,音乐声、合唱声、欢呼声此起彼伏。还有乐迷在演出现场求婚,拥挤的人群自发散开,将两名“主角”围拢起来,欢呼祝福。伴着动听音乐,幸福在那一刻(nàyīkè)定格。 这也是一个好看的(de)(de)(de)音乐节。我们从互动体验的角度出发,抓住年轻人热爱“打卡”“出片”的心理,结合长春这座工业城市的特点,在音乐节现场设置以烟囱和烟云为灵感的“随机云”艺术装置,并(bìng)融合声光技术,吸引不少人拍照留念。看着他们的笑容,我们也被(bèi)那份快乐深深感染。 为(wèi)一个(yígè)音乐节奔赴一座城。音乐节的(de)热度不只在场内,更延伸至全城。3天时间里,“长春哦啦音乐节”累计接待乐迷超10万人次,35岁以下乐迷占比超96.2%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本次音乐节期间,长春市旅游人流增长(zēngzhǎng)显著。 以音乐为名,与(yǔ)城市(chéngshì)共鸣。音乐节架起音乐、年轻人(niánqīngrén)与城市间的桥梁。这不仅是乐迷沉醉的节日(jiérì),也成为集“艺术传播、城市推广、文旅融合”于一体的文旅活动,让更多人在这里感受艺术的魅力与青春的气息。 (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郑智文采访整理)
音乐节渐成青年文化消费新趋势——年轻的心,随音乐律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